结合二十大精神,理解大有高质量发展与大有使命
——学习《信仰》心得体会
大有国联董办主任 王振宇
尊敬的长江总、卫星总、各位领导:
很荣幸今天有机会作为国联总部机关代表发言,我是大有国联董事办公室的负责人王振宇。今天我要汇报的主题是:学习《信仰》,结合二十大精神,理解大有的高质量发展与大有使命。集团公司出版的学习二十大读物《信仰》,在公司内外掀起一股党建学习的新浪潮。本书作为二十大精神学习的权威教材,既凝结了党校多位专家学者的研究精华,也凝结了大有公司多年通过实践所探索出的经验和心血,作为大有的一员,我们应该沉下心了读原著、悟思想,将其中的指导思想和理念贯彻到自己的工作与学习中。下面我向各位领导和同事分享自己近段时间来学习的感悟。
今年1月10日集团公司年会上,长江总提出:推进公司高质量发展,必须明确大有使命、构建大有核心竞争力、建立高效组织体系及管理机制。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是高质量发展?大有该如何高质量发展?大有的使命是什么?在学习《信仰》一书的过程中,我对这一系列问题都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将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理念不断与时俱进、丰富创新。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3月7日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中提到: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信仰》中写到:我党将总书记“六个必须坚持”作为做决策的尺子和钥匙,准确判断问题的关键在于发展质量。落实到行动,我理解高质量发展的表现就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着力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大有国联作为大有集团最大的实业平台,是集团12+1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义不容辞的应当成为推动集团战略的排头兵。国联全体成员在杜方坤董事长和王力力总裁的带领下,以党建为统领,以乡村振兴、数字矿山、物流贸易、绿色环保、健康养老五大板块为业务抓手,同时建立配套基金为产业提供资金保障。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为目标,以探索出更适合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相互协调发展的道路和模式为使命,努力践行着集团公司的发展战略。
我到大有工作的将近2年时间里,从开始对于大有的陌生,到一步一步的认识,再到有了一定的了解,再到现在成为一个大有人,以大有当做自己的家。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认为每一个大有人应该力争做到三点“坚持”,才是切实落实大有的高质量发展的表现。
(一)坚持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牢牢把握正确前进方向,树立大有品牌
党的二十大指出,推进国有企业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作用。大有作为党校的企业,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作为公司的“根”和“魂”,充分发挥党建统领“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首先,我们要坚定不移的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时刻牢记“大有姓党”。第二,我们要将思想政治学习走深走实。集团公司出版和组织一系列学习《信仰》的活动,就是在落实此项工作。我作为国联办公室负责人,有幸参与到集团《信仰》的征订和推广工作。开始有很多同志不理解,认为集团是在卖书赚钱,还有些下级单位的同志来找我砍价。后来我与禹晨莹副总经理交流后才知道,集团是在以低于出版成本的价格对下级公司开展征订活动,目的就是为了在集团内外宣传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大家的头脑、指导大家的实践,强化大家的理论学习。第三,我们要坚持自信自立,加强自身专业能力建设,以核心竞争力铸造大有品牌。党的二十大指出,“党的百年奋斗成功道路是党领导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开辟出来的”。这种自信自立的精神,对于党的发展和理论创新是必要的,对于我们大有人而言也同样如此。面对日趋激烈的行业竞争,公司坚持党建统领和业务发展两手抓、两手硬,力争在行业中做出特色,树立品牌。
(二)坚持以“四权”理论为依据强化企业经营,健全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
早在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国有企业要按照市场要求实行商业化运作,增强国有经济活力,坚持政企分离,充分激发和释放企业活力,让国企以经济效益为目标而非以政治为目的。我有着数年在国有企业工作的经历,深知对于传统的国有企业来说,这句话虽然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有多难。来到大有以后,当我学习了大有的“四权”理论,认识到“四权理论”不但是践行《指导意见》的典型代表,更是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探索出一条新的路径。经过十几年的摸索,大有的“四权理论”不但从操作层面实现了国有资产的实物形态和价值形态相分离这一全国性的难题,更是在在法律关系层面找到了可操作的依据。在社会实践层面,让渡出国有资产的实物形态,由专业团队予以管理和运用,实现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真正实现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这正是坚定不移的贯彻了习近平总书记“六个必须坚持”中坚持人民至上是践行初心使命的价值立场。虽然“四权”理论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也面对了一些列的司法问题和外界的质疑,但是《信仰》中关于“三个务必”描述到:党的伟大实业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要经历很多艰难和困苦,越是面对复杂的风险考验和严峻的困难挑战,越是需要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三)坚持创新的发展战略
大有的诞生,本身就是国家以创新为核心的发展战略,在党的主题教育上创新,在党的方针政策学习上创新,在数字经济新环境下的组织模式创新,可以说大有从未停止过创新的脚步。我们要继承前辈们的衣钵,继续将创新的道路走下去。首先是科技创新,长江总在讲话中曾提到“大有是立足“四化”承担科技创新发展的企业”。大有12+1战略,充分体展现出平台驱动的职能,我们要在此战略基础上,积极投入对科学创新类项目的支持和孵化力度,吸引和培养高水平科技人才,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第二是文化创新,以党建为核心,挖掘文化资源,推动文化创意产业与科技、金融等产业的结合深度,努力形成以文化创新为核心的产业体系。第三是服务创新,通过创新服务模式,增加企业自身以及合作企业的附加值,实现集团现代服务业赋能的发展战略。第四是公司管理模式的创新。随着公司的发展,伴随着是不断有新的需求的合作者和新的商业机会。在大有国联工作这段时间里,跟随杜方坤董事长和王力力总裁参与过很多次商业洽谈,每个合作者的合作模式和商业逻辑都不同,这也让我产生了思考,我们只有不断探索新的商业模式,适应市场需求和变化,才能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同时也推进了企业管理创新,优化管理流程和机制,提高企业决策效率和管理水平,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和发展趋势,这才是从行动上落实了大有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们,《信仰》中提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在这样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大有同样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年青一代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让我们每一个大有人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以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开拓进取、攻坚克难的实干作风,凝心聚力,戮力前行,共同推进大有向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持续迈进!